Wednesday, April 26, 2017

「我第三」

Excellent insights from Fr. Francis Wong. Coming from someone who was about to leave this world makes the article even more special and thought-provoking. I agree with Fr. Wong 100% and thank him for leaving us with such a profound reflection before his departure from this world. May the happiness that he discovered by making himself #3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 permeate the core of his being and bring him face to face with #1....

E. Lo

慈幼會黃建國神父安息主懷
病榻中談 「無為」與「有為」之用


(公教報副刊) 慈幼會黃建國神父四月廿四日 (今日) 晚上八點多離世。他早前在病榻中為本報撰文談 「無為」與「有為」之用,文章以「我第三」此筆名撰寫首部份,第二部份則解釋為何取此筆名。文章刊於四月十六日公教報。請眾為黃神父靈魂的安息祈禱。——編者

==========

很久前閱讀過一則禪師與徒弟的故事,現在想起來仍是回味無窮。一天,禪師與徒弟往山中一遊,當天風和日麗,陽光普照,藍天白雲,真是遊山玩水的好時光。他們師徒倆不知不覺來到一處森林,空氣清新,很多樹又高又大,非常壯觀,人能在這裡居住一定健康長壽。忽然他們來到一棵又大又老的樹前,令師徒兩人停下來,驚訝、欣賞、讚嘆。禪師問徒弟說:「你看,這棵樹又大又老。你可知道它為何這麼大這麼老嗎?」徒弟回答說:「是呀,師傅。但徒弟實在不知道為何這樣。」禪師說:「好吧!那為師的就告訴你,請細心聽著。它之所以這麼大這麼老,是因為它『一無所用』,如果它『有用』的話,早就被人砍伐下來,做成木板、傢俱、紙張等。就是因為它一無所用,才留到今天,讓你和我都可在它的蔭下乘凉,天上的飛鳥可棲息其中,美化世界,讓地球成為理想的居住地方。」

以前當我閱讀聖經或故事時,都不斷在尋找有啟發的思想,為能作為寫文章或講道的題材,或為了給近人傳福音,但都是為寫給人看、講給人聽。現在想換個角度,只講給自己聽,給自己傳福音,因為「最近的近人」就是自己。

「一無所用」即「無為」being useless,「有用」即「有為」being useful。回想起我整個生命,到我患上癌症為止,都是盡力使自己「有為」being useful。到處奔波勞碌,不斷學習,充實自己,使自己成為對人有用的、有幫助的人。

我在學校服務約共50年,曾做過數學、英文、電腦、體育、倫理、聖經、音樂教師等;負責過圖書館、足球教練、歌詠團指揮;學校行政方面曾任教務主任、訓導主任、宗教主任、寄宿部主任、校長等;又曾在四間慈幼會的工業學校服務,範圍包括二岸三地。被選為神父後,服務範圍又包括身心靈方面,被邀請去講避靜、辦神修及教育講座;在福傳上每主日的講道、每月投稿、製作書籤,身手敏捷、行動迅速到處奔波勞碌開會等,這一切都在表達自己非常重要,就是「有為之用」。

從患癌症後,所有生活步伐都緩慢下來,反應遲鈍,工作被迫減少,一步步退出江湖,少管閒事,成為有心無力、「無為」、「無用」之人。從一個非常忙碌變成很清閒的人,連講道也有心無力,起初感覺非常不習慣,因為一天24小時,無所事事,清閒得要命,每時每刻都在對著自己和天主。天主告訴我:現在我能活多久已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祂的旨意承行,完成祂的救恩計劃。

我從來沒想過,原來患癌症也是天主的恩寵。祂給了我很多時間去反省自己的生命,正視我與天主間、我與人之間及我與自己的關係。祂讓我看清楚「無為」和「有為」是什麼。「有為」是發展自我,因此「我」是生命中的主角、中心,當然「我」是首位了。然而「無為」的生命是以天主真正為天主,天主在生命中是主角、中心,祂佔首位。這樣的生活非常吻合耶穌的前驅若翰的生活「祂應該興盛,我卻應該衰微。」(若3:30)原來這也是我在6月24日出世的原因。

我現在體會到「無為」之用,因為祂在我身上會發揮祂最大的功能,不是我生活,而是祂在我身上生活。原來我現在是用另類的模式去福傳,我不用刻意去做什麼「有為」的事,僅是 let it be,接受在我生命所發生的一切,為耶穌而活,與祂一起活,開開心心,以微笑、慈悲心,將天主慈悲的面孔顯示給與相遇的人,讓祂的聖意好像光和鹽,把天主的慈愛,透過「無為」的我毫無保留地滲透到所有人的心靈,產生潛移默化的皈依功效、滋潤生命。我感謝天主的智慧、揀選和恩賜。我又明白到:我的聖洗聖名五傷方濟各的原因,原來我是遍體鱗傷。

我最近閱讀到一個很有啟發的思路方向。想到一種感覺,就是當自己受到人的讚美、贊同、接納、鼓掌、肯定、支持、欣賞時,那種滿足、開心、愉悅的感覺。又想到另一種感覺,就是當我看到日出、日落、自然美景、花草樹木、一本有啟發的書、一齣有意義的電影等時,那稱心、平靜、安寧、和諧愉悅的感覺。相互對比之下,這兩種感覺顯然不同。前者當自己獲他人接納讚賞時,那種快樂是由於自我成就、有用、突出自己的價值;後者那種快樂似乎不知從那兒來,又見不到自己在那裡、有什麼功德。原來前者是以自我為中心、自己掌控一切,後者是以天主為中心、天主掌控一切。前者是自我滿足,後者是天主使我滿足。這是我最大的發現,當然是天主的啟發。沐浴在以天主為中心的世界裡,那種喜樂愉悅是如此清新、純樸、無雜質,是人生最有意義、最大的享受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*我第三*
朋友,我是黃建國神父,筆名「我第三」。為什麼稱為「我第三」呢?它又有什麼意思?我第三之意是:在我生命中,天主第一,你們大家第二,我第三。來源是出自偶然,有一次我遇到一個人心胸掛著一個大牌,上面寫著:我第三。我因為好奇問道:「朋友,我第三是什麼意思?」他答說:「天主第一,你們大家第二,我第三。」從那時起我就把它埋在心裡,時隔一段很長的歲月,最近忽然「我第三」在我腦海掠過,我就把它抓住,回味其意義,就決定這是我的筆名、座右銘提醒我生命應走的方向。

在反省回味當中感到得益無窮,現在與大家分享其來龍去脈。在我自己的生命中,天主不可能會佔首位,因為我無論怎樣都離不了這個「我」、「自己」:我吃飯、睡覺、學習、服務、教書、講道等,都是透過這個「我」去實踐的,怎可能沒有我的分?怎可能不強調「我」、「自己」呢?我為人著想時,也是透過我去思考、透過我的看法、我認為為人好的、有益的才去做。所以我真正生活的次序,剛剛相反,就是:我第一,你們大家第二,天主第三。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排序,沒有什麼不對。

天主有一天對我說:「你的想法完全對。但在人不可能,在天主是可能的 (參閱:谷10:27)。在你生命中當然無法脫離這個『我』,但我說的『我』是以自我為中心,不懂得歸因,把一切都當做理當所然,以為一切你的成功、順利、才華等是出於你這個『我』,其實完全是出自我的慈悲心,給予你一切你所需,所有的機會、方便等。你明白嗎?因為如果你以自我中心,就不會想到我,也不會對我事事感恩。」

朋友,不要誤以為我現在已達到這目標,還相差很遠,還在努力當中。由「有為之用」成為「無為之用」是「我第三」的真實體驗。請大家與我一同努力,把自己的生命逐步成為「我第三」,因為這是我們皈依的方向。

*「我第三」*與大家共勉。(刊 2017-4-16 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