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仍然滿懷希望,天主最終能贏得她的心,將一個判斷和譴責的心轉化為一顆慈悲和寬恕的心。
相當難以置信地,我在天主教中華殉道聖人堂主持的聖經研討聚會(BSP),已超過十六年。每年的聖經研討聚會,對作為領航員的我,及參與這事工的組長、參加者和志願工作者,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美好的祝福。BSP 不僅幫助我們大家定期研讀聖經,還使我們繼續在靈修上成長,並把我們的生活建基於天主聖言 — 而聖言是「萬有之先就有」和「萬有都賴他而存在」的(哥1:17)。
今個主日的福音讓我想起了一位 BSP 的參加者,在課程中,她至少問過我五、六次,為什麼耶穌要求我們「愛你們的仇人,善待他們」(路 6:35)。很明顯,我沒有很成功地給她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,否則她不會一遍又一遍地問同樣的問題。一向樂觀的我,並不認為她揮之不去的懷疑是我的失敗。反之,我認為在她的懷疑背後,是基督宗教其中最困難的條件之一; 是一個很少人能夠掌握的條件。於那些能够做到的少數人來說,如果他們沒有一顆被聖神徹底點燃的心,及一個毫無保留地接受天主的愛的決心,他們就不可能成功。在本主日的第一篇讀經,我們就面對面見到這樣的一個人 – 達味。
「我的靈魂,請向上主讚頌,我的五內,請向主名讚頌」(詠 103:1)。本主日的《答唱詠》中,達味對天主毫無保留的愛,顯而易見。 「上主富於仁慈寬恕,極其慈悲,遲於發怒。他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對待我們,也沒有照我們的過犯報復我們。」(詠 103: 8,10)。達味非常明白自己的所犯的罪,他一次又一次經歷了天主的慈悲,他知道他無法在天主面前宣稱正義並譴責他的敵人。撒烏耳在他的邪惡中可能多次背叛和迫害達味; 他可能給了達味充足的理由去謀反和報復。 但是達味知道憐憫他的天主希望他對他人仁慈,特別是對撒烏耳這位上主的受傅者,達味必不得加害(參見 撒上 26:23)。
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你們不要判斷,你們也就不受判斷;不要定罪,也就不被定罪;你們要赦免,也就蒙赦免。」(路 6:36-37)。我不能確定這位參加了BSP十六年的朋友是否有機會閱讀這篇文章。如果這麼多年來,我無法說服她寬恕她的敵人,我不奢望這篇簡短的反思能夠做到這一點。但我仍然滿懷希望 — 希望只要她繼續參加 BSP,並把自己的生命建基於天主的聖言上,上主最終必能贏得她的心,將一個判斷和譴責的心轉化為一顆慈悲和寬恕的心。亞孟。